
北京时间6月29日凌晨2点45分,2012年欧洲杯展开第二场半决赛的争夺。在波兰华沙国家体育场,德国队与意大利队为争夺另外一个决赛席位而展开拼杀。最终凭借巴洛特利的梅开二度,意大利人2-1战胜德国昂首晋级。七名尤文大将坐镇的蓝衣军团将带有浓厚拜仁色彩的日耳曼战车淘汰回家,欧洲杯的舞台,更像是一场俱乐部之间的巅峰对决。
欧洲杯不但是欧洲各国足球最高水平的比拼,同时也是欧洲各家俱乐部的暗战。欧洲杯上,每支国家队的队员大多来自本国国内的俱乐部,而国家队中最闪耀的明星,则来自欧洲联赛中的豪门俱乐部,在很多人看来,欧洲杯俨然已经成为了各家俱乐部进行实力比拼的舞台。如今欧洲杯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回过头来细细分析,人们才发现参赛的16支球队在一开始就被俱乐部因素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本届欧洲杯上,各支球队不仅像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足坛劲旅,采用“复制”国内豪门俱乐部阵容的模式,甚至俄罗斯、乌克兰这样的欧洲二三流球队,也如法炮制,并且收效不错。艾德沃卡特的俄罗斯阵容中有7人来自圣彼得堡泽尼特,首战捷克,7人全部首发,4-1狂扫捷克,以阿尔沙文为代表的泽尼特七君子对扎戈耶夫提供了充足的炮火支援。
而在小组赛末轮再度上演“神话”的希腊队全队更是几乎由奥林匹亚科斯和帕纳西纳科斯俩家豪门的球员组成。俱乐部对欧洲杯的影响可见一斑。
其实,大部分球队以一两家俱乐部球员为主组建国家队阵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欧洲杯和世界杯等世界大赛往往都是在欧洲联赛的歇赛期举行,而大赛的举办时间通常与联赛的间隔不会太长,这就使得国家队不能进行长期集训,队员之间缺乏磨合时间,而俱乐部模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队员之间相互熟悉,从俱乐部到国家队,不用重新适应。如果球员基础足够好,那么成绩就会相对稳定。虽然这种模式也容易产生小团体利益的弊端,不过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刚刚结束的首场半决赛便是最好的例证。对阵双方中,以C罗为核心的葡萄牙队可以看成是半支皇家马德里,前场C罗加上后防核心佩佩以及科恩特朗均来自皇家马德里,而且葡萄牙目前的打法也是围绕C罗制定,犀利的边路反击成为他们主要的得分手段,葡萄牙队到处都是皇马的影子。而他们的对手西班牙在一开始就被球迷们戏称为是“没有梅西的巴萨”,斗牛士队中有7人来自巴塞罗那,虽然皇家马德里也有卡西利亚斯、拉莫斯、阿韦罗亚、阿隆索、阿尔比奥尔5名球员入选,但球队打法还是以巴塞罗那为模板,强调中场的控球和犀利的短传配合。最终西班牙点球淘汰葡萄牙,也可以看成是巴萨在欧洲杯赛场上对皇马的成功复仇。回到本场比赛,德国与意大利的狭路相逢将这种俱乐部之间的较量发挥到了极致。德国队方面,阵容里8名来自拜仁慕尼黑的球员占据了首发的7席,从门将诺伊尔,到后方核心拉姆、巴德施图贝尔、博阿滕,到中场的施魏因施泰格、克罗斯,再到前场的戈麦斯,四条线全是以拜仁球员为核心打造。而另一方面的蓝衣军团同样有7名球员来自同一俱乐部,以队长布冯领衔的六人首发的尤文帮挑起了意大利队的大梁,后防线自不必说,队中的大脑皮尔洛也是在上赛季刚刚加盟斑马军团,可以说整个意大利队其实就是参照尤文图斯。
比赛中,尤文帮领衔的意大利队打得风生水起,除了梅开二度应记首功的巴洛特利,斑马众将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队长布冯的6次扑救让意大利的球门一度牢不可破,皮尔洛的中场策应依旧犀利,三名后卫在防守端的表现更是值得称颂。而反观德国队,拜仁球员在本场比赛中的表现令人失望,戈麦斯、博阿滕因表现不佳相继被换下,施魏因施泰格不在状态,克罗斯的远射则一脚比一脚不靠谱。
在这场国家队和俱乐部双重较量的比赛中,意大利和尤文取得了全面胜利,尤文球员在与拜仁球员的比赛中全面占优,意大利队也踏着德国人的尸体闯入决赛,老妇人在赛场上征服了德甲巨人后,将与拉玛西亚青年才俊决胜欧洲,将欧洲杯上的这场俱乐部大戏推向最终的高潮。
|